365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看书 >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> 第二十三章政策

第二十三章政策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“前几天我去北京电影学院参观,卢梦卢院长说院里缺少教学素材,托我找一些香港电影的拷贝,给电影学院的学生们做教学参考。”沈冲放下调羹,解释道:“正巧我手上有一部质量不错的片子,就托傅叔叔顺路带过来了。”(注5)
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武兆堤点头赞许,说道:“小沈,你热心电影事业,这很好,我们老了,以后的中国电影,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了。”

“我会努力的。”沈冲连忙表态做保证,然后指着刚刚端上来一道色泽金黄的菜肴,殷勤说道:“来来,大家尝尝这道菜,这是谭家菜最著名的黄焖鱼翅,用整支吕宋黄做的,浓鲜绵润,味厚不腻,是鱼翅中的极品。”

“哦?吕宋黄可是鱼翅中的极品,难得一见。”

“来来,夏梦,你也尝尝。”

“武处长你先请……”

几个人尝过之后,纷纷赞叹。

吃过鱼翅之后,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夏梦开口说道:“武处长,魏同志,我想咨询一件事。”

“夏小姐请说。”

“是这样的。”夏梦是苏州人,吴侬软语本就绵柔动听,她轻言慢语,仿佛小手轻抚心头,“今年年初,承蒙廖公接见,他希望我能回国,继续从事电影事业。我现在已经人老珠黄,怕是拍不成电影了,所以打算在香港办一家公司,吸引海外的资金,回到内地拍摄,为祖国的电影事业尽一份力。”(注6)

“夏梦姐太自谦了。”沈冲仗着年纪小,辈分低,玩笑道:“夏梦姐,只要你开口说想拍戏,香港的电影公司能挤破头。”

夏梦抿嘴一笑,魏报国筷子哗啦啦的掉了……

“我听说八月份,内地成立了一家中国合作制片公司,凡是海外要来内地拍摄电影的,都需要先和他们接触,然后统一做安排。”夏梦似乎完全没有看到魏报国的失礼,很优雅的问道:“武处长,魏同志,是不是这样的?”

沈冲看魏报国面红耳赤,手忙脚乱的样子,估计他根本没有听进去夏梦在说什么,于是假借倒酒,低头凑过去,转述了一遍问题——这个问题,他也很关注。

“确实是…这样的。”经过沈冲的安抚,魏报国总算缓过来了,他有些结巴的说道:“不过长城,凤凰,新联三家公司,到内地拍电影,不…不用通过中国合作制片公司,直接和港澳办公室以及有关地区和单位联系即可。”(注7)

“只有长凤新三家公司可以吗?”能直接和相关单位联系,这是非常大的便利条件,沈冲立刻追问道:“像夏梦姐打算成立的公司,就只能通过中国合作制片公司安排,来内地拍戏?”

“这个问题,还有待研究。”魏报国低着头,说道:“因为除了长凤新之外,暂时还没有别的公司申请来内地拍戏,没有先例,我们也不好说。”

“小魏啊。”廖一原开口说道:“夏梦是我们长凤新的台柱子,政治素质是绝对过硬的,她开的公司,也是廖公特批的,和我们长凤新一样,都是国家在香港的宣传窗口,你们好好研究研究,给个方便,要是每次拍电影,都先跑北京,费时又费事,对新公司发展不好。”

“一定,一定。”魏报国连忙保证,说道:“这件事,我明天就和我们所长汇报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

“魏大哥,长凤新之外的香港公司,来内地拍戏,有什么限制条件吗?”

“条件肯定是有的。”魏报国偷偷瞄了夏梦一眼,说道:“不过只要大方向正确,内地都欢迎。”

“大方向指的是?”

“凡是尊重中国宪法、尊重中国历史和民族风俗、不违背中国政府现行重大政策,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,主题积极、题材内容健康的剧本,均可受理。”魏报国一口气说完,然后讪笑一句,带着几分得意,说道:“这一段,是我写的,所以很熟。”(注8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注1:武兆堤,1920年出生,廖一原,1920年生,陈静波,1921年生,傅奇,1929年生,夏梦,1933年生。

注2:1979年12月发布的《电影剧本、电影审查试行办法》。

注3:1950年《中央电影局各厂剧本及影片审查办法》,文革后逐步恢复执行。

注4:六个标准,见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,这是文革后“电影复审小组”审查电影的主要标准。

注5:卢梦,在1978-1982期间,代行北京电影学院院长职务。

注6:1979年1月30日,廖承志会见并宴请了夏梦夫妇。

注7:这是1981年颁布的《进口电影管理办法》中的规定,夏梦的青鸟电影公司,享受和长凤新三家公司一样的待遇。

注8:见《论两岸三地电影》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