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鸢的战败早就深埋在性格中了,激情澎湃的人,往往容易陷入骄傲自大的陷阱,他过于大意了,过于轻视日本人,骄兵必败。
日本打赢了打一场长崎之战,整个日本都沸腾了,主战派气焰嚣张,主和派一时没有了声音,连在御前会议前,伊藤博文也被山县有朋完全压制住。
此时换成日本人骄傲了。
文鸢的初战不利,打乱了朱敬伦的计划,他本没想过要派兵深入日本内陆作战,对比一下越南把美国拖的样子,朱敬伦相信,日本不会做得比越南差,真的进攻日本,恐怕会陷入一个泥潭之中,十年都拔不出来,关键是打这样的国家实在是没有什么油水可捞,贫瘠的土地,过剩的人口,好斗的民风,这种地方要来干什么?
朱敬伦本来计划着,文鸢能够顺利拿下日本长崎,然后就打开了登陆日本的窗口,日本人肯定马上屈服,然后大明借势威逼日本答应赔款道歉等条件,就此了解琉球悬案。
可是日本人打赢了,这就麻烦了,日本人一旦陷入偏执的幻想中,比世界上其他民族都要更偏执,这回不真正打疼日本人,他们是不会罢休了。
而且打输了这场仗,就此停战,对新兴的軍队士气,是一个极大的打击。从外到内,大明都输不起。
朱敬伦不能不怪文鸢,是他一路上发回那些有利信息,完全误导了参谋部的判断,也误导了朱敬伦的判断。
看着跪在地上,一言不发的文鸢,朱敬伦足足骂了他半个多小时。
“滚吧,去把长崎打下来,或者就把自己埋在那里吧!”
朱敬伦摆摆手,文鸢重重的磕了一个头,起身离开。
走出皇宫,文鸢心里好受多了,打了败仗之后,回到国内,遇到的亲朋每个都在安慰他,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之类的话听的他耳朵里都生出茧子了,但别人越是安慰,他就越是羞耻,他需要的不是同情,他要的是雪耻。
所以他来皇宫负荆请罪,他要一个雪耻的机会,让他继续担任攻日前锋。文鸢听说很多军官在他战败之后,都纷纷请战要北上日本为大明军队一雪前耻,真让别人去帮自己雪耻,文鸢以后还怎么活?
朱敬伦骂了他一顿,但他舒坦,不止是因为许可他继续担任攻日指挥的角色,仅仅是这种毫不做作的痛骂,就比那些有口无心的安慰更让人舒坦,他是做错了,谁要他娘的安慰,错了就该挨骂不是,挨打都是活该,他一定挺着。
再次离开广州,跟随文鸢同去的,已经有十万广東军区士兵。他们将在文鸢的指挥下,完成之前未完成的任务,攻下长崎,取得登陆地。
十万人不可能一次都送到日本,大多数人得在琉球等待,前方站稳脚跟后,他们才会陆续踏上日本的土地,大多数人最后只会参加在长崎的决战。
此时已经到了1880年六月,随着大明正式宣布动员,大批军事力量派往日本,战争进入了下一个阶段。
史学家将因琉球处分事件引起了主要在明日两国之间爆发的战争,称之为琉球战争,将该战争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称之为琉球复国之战,第二阶段则有争议,日本人称之为大明侵日之战,而大明则称之为惩罚战争,意思是惩罚日本人袭击大明领事馆。
随着大量明军登陆日本,文鸢依然是总指挥,他这一次表现出了极为审慎的态度,步步为营,放弃横穿长崎半岛中央山地的打算,沿着海岸线逐步推进,打算绕行长崎,尽管速度上会拖慢很多,但陆军始终保持在海军视野之内的行军,却会安全许多,而且物资运输条件会大大改善,这让他可以随军装备重武器,而不像上次一样,几乎是用步枪加刺刀,在跟日本的奇装满员的精锐陆军交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