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七五章以血还血,以牙还牙
刚刚进入9月,天空中灰『蒙』『蒙』的,渐渐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。~
天气和往常有些反常,曾一阳面临的不仅仅是部队连续作战可能带来的伤亡和非战斗减员,天气已经转凉了,士兵在雨天行军很容易生病,加上根据地的秋收工作也要开始,关系到整个根据地今后一年的部队发展,不容小觑。
在东北,粮食的生产一年只有一季,一旦遭受破坏,随后的一年时间将成为灾年。
老百姓没有粮食过冬,部队没有粮食储备,将变得异常艰难。
所以秋收工作是曾一阳案头上的头等大事,刘先河人在三江坐镇,确保这次秋收的顺利进行。
嘀嘀嘀——
电『波』的黑土上空频繁的传递着消息,往来的信息中大半『交』错着南满的局势,尤其是哈东这一点,是抗日军民阻击日军袭扰根据地的第一线,为此曾一阳特地让肖龙发电报询问赵尚志和周保中两人,对严防日军在秋收之时发动攻击的可能。
这也曾一阳一再将北满的战事往大了布置,就是为了吸引关东军的吸引力。而关东军也吃这一套,对于满洲的治安局面,已经不仅仅成为是游击战和袭扰站,而是一场场大型的战役。
曾一阳在两个月的指挥作战中,已经让关东军认识到要是无法全面遏制满洲抗日根据地的发展,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,关东军将面对的不是几万的抗日部队,而是几十万。
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,是让关东军上下寝食难安的可能。
所有的计划就立足于一个前提,就是关东军能在冬季之前,将曾一阳手中的几大主力消灭一半甚至更多。
“首长,10纵发来电文,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秋收前后对日军来犯的防范措施,3个旅的部队已经抵达了哈东前线,除了日军控制的铁路和部分公路之外,并在长白山东麓设置了阻击阵地,利用山林和南线日军周旋,避免两线作战。”肖龙脸上带着疲倦,又要行军又要接收电文,几天下来,即便是个铁路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。
作为一个军人,他完全是用意志压制着身体的疲劳。
曾一阳也很累不过表情要比肖龙轻松一点,这样的大型战役他不是第一次指挥了,深知其中的三味:“在14师团全线压上之前,抓紧时间让部队多休息一点,一定要保证在战斗打响之后,战士们的体力。^//^”
谢维俊点了点头,说:“我已经去安排了一下,文件已经下发到连一级,相信这样的说服工作难不倒我们的政工干部。”
“9纵那边部队到什么位置了?”曾一阳跳跃的思维往往让肖龙手忙脚『乱』,不过一年多以来肖龙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紧张的气氛。在前线指挥作战,作战室内的紧张气氛总是让军人向往而畏惧。
不过这种紧张能够换来一场胜利,对指战员和参谋人员来说完全是值得的。
“9纵主力部队已经向东转移,在海伦克东部构建防御工事,一部分主力部队正在向北吸引日军第8师团,已经抵达了大兴安岭的边缘,地势上对我军有利。”肖龙侃侃而谈,所有司令部往来的电报都像是刻在脑子里的一样,随时随地都能掏出来。
“报告。”
帐篷外面,电台通信员小薛束腰『挺』『胸』,年轻的活泼神情并没有被行动的劳累所抹去,反而透着一抹如云层中的一抹金『色』光芒般,让人神情愉悦。
作为东北抗日总指挥部和中央联系电台的话报员,她送来的电报在总指挥部内只有两个人能看,肖龙笑了笑,转身避嫌而去。介于保密工作的需要,他也不敢逾越。
“党中央希望总指能够在一个月内打一场大胜,最好拿下12师团主力,为在10月重庆举办的新一轮国共合作事宜增加筹码。”谢维俊看完电报之后,缓缓的放下:“能否给老陈发一份电报,让5纵和3纵协同全线反扑,缩小包围圈?”
谢维俊期望的盯着曾一阳,后者点上一根烟,摇头道:“不现实,我们围12师团是假的,真正的目的就是黑河。对于日军12师团来说,他们随地随地都能突破1师在东线构建的防线,毕竟兵力太单薄了,想要困住一头老虎没有铁笼子是不行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