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看书 > 吾汉道昌 > 第十七章 托付

第十七章 托付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三日后,天蒙蒙亮时分,院子里有了动静,杨汉睁开了眼睛。

是大郎要去城里卖豆腐了。

杨汉看了眼天色,比往日早了一些,且吴伯吴婶也罕见的起来了,往常都是大郎独自一人操持。

这也难怪,今日大郎一同带去的还将有臭豆腐,这是昨晚大郎一家商量很久才下的决定。杨汉只需要天亮起床,看看缸中所余多少,就能大概推测出这一家品性如何了。

芽儿在他一侧睡得很熟,他们住的是大郎弟弟的房间,杨汉这些日子从没有见过那人。不过浪荡之人,多半不会安分。

鸡未鸣,天还早。杨汉翻了翻身,继续睡去。

天亮了,芽儿最先醒来,她先是揉了揉眼睛,然后悄悄支起身子,观察杨汉。杨汉动了一下,他听到芽儿的松气声。

两人起床了,吴婶给他们留了饭,豆花与盐菜。后世南方人吃豆花喜欢加糖,此时当然不可能,糖很贵,一般人家哪里能当寻常吃物。

后世很多人不知道,此时的南北方口味刚好与后世相反,北方嗜甘,南方嗜咸。《梦溪笔谈》卷二四中记录到:“大底南人嗜咸,北人嗜甘。鱼蟹加糖蜜,盖便于北俗也。”

究其原因,这跟环境有关,跟生活质量更是息息相关。

在南宋以前,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一直在北方,北方人的生活要普遍比南方好些。而糖在十七世纪东南亚蔗糖大规模生产之前,一直属于昂贵之物。

一般平民只能少量吃些。

还要等到南宋时,北方大量人口南迁,南方才开始得到大规模开发。经济重心自此从北方移到南方,之后再难以超过南方。

这从关系甚大的粮食产地就能看出。

先秦时以中原为膏腴之地,华夏民族从这里起源,三代皆都之;秦汉有关中熟天下安之说;唐宋都是说江南熟天下足(也可以说苏湖(太湖周围)熟天下足),说的是江淮地区;从南宋及以后,就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,以前那里可都是人人惧畏的瘴疠之地,人口稀少,在北宋及以前一直都是流放之地。

这就是南方得到大量开发的一个佐证。

所以,从明朝中后期开始,南北方的口味开始转变。变成了北方嗜咸,南方嗜甘。

还有个说法是古代北方冷,糖能提供大量热量,才形成了北方嗜甘的口味,此只能作为参考。难道说北方在明朝之前冷,之后就不冷了?

最可能的因素就是:一个地方的生活习俗总是贴合当地环境的,去除经济因素等后来人为的干扰。以生物的生理本能或者进化本质来说,南方湿热,流汗多,就要补充大量的盐分。所以,就形成了古代南方嗜咸的口味。

北方确实需要大量的热量以抵御寒冷,所以储存脂肪就要厚些。另外同一物种寒冷地区的体型要大一些的原因,就是寒冷会减缓生物发育成熟的时间。相对来说,生长年限就会长些。

当然也不是绝对,看看几千年来中国北方的草原人,冬天冷起来能冻死人,白灾让人人色变。

但个子一点也不高,反而矮的可怜。还形成了特有的人种特征:如大饼脸,眯眯眼,小矮个,罗圈腿,腰粗如桶,个矮如桩,从来都是横向发展。因为饮食的原因,显得敦厚粗壮。还是后世膳食结构改善后,中国境内的草原人才个子增高。如果去过蒙.古国的人就会发现,那里的草原人跟中国国内的虽然属同一族群,但身高差异明显。蒙.古国境内的人还保留着他们祖先草原人的以上特征。

芽儿吃的很香甜,杨汉自从病后胃口一直不好,但为了不让芽儿担心,他还是努力的吃完。

去厨房送碗筷时,杨汉看了一眼腌菜缸,只少了一层,也就是大约一百块。杨汉心中明了,这一家人善良,朴实,勤奋,不甘于现状,但又没有太大的野心,属于那种小富即安的类型。

杨汉望向芽儿,她正在洗碗。

其实他根本不必担心芽儿的独自生存能力,他没来到大宋前,就是芽儿照顾了杨武文三年。

杨汉松了口气,他可以放心的将芽儿托付给大郎一家了。

但这还不够,他还要再为芽儿创造一些保障。

天黑后,大郎挑着担子回来了,他显得很兴奋。一整天都心事重重的吴婶迎了上去,不知说了什么,院中吴婶的声音明显高了一些。

杨汉芽儿与吴伯坐在堂屋中,杨汉发现吴伯也多了些焦虑。

“他爹,你看那个臭豆腐真的卖了五十文钱。”吴婶喜笑颜开的捧着一个布包进来。吴伯接过去,慢慢打开,果然有五十文铜钱。

他胡须抖动了一下,吴婶将铜钱拿给杨汉看。

杨汉微笑点头,重新递给大郎,问道:“大郎哥,卖的还顺利吧?”

“嗯,顺利,顺利。我才摆出来,一会就卖完了。”大郎搓着手,脸膛很红,犹显得有点激动。

“哎,谁能想到这么好卖。”吴婶感叹。

“大郎,将钱给汉哥儿。”吴伯突然说道。

“哎。”大郎将钱递给杨汉,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。

杨汉摇头道:“我不能要。”

大郎无措,吴伯与吴婶也有点发急。

杨汉说道:“吴伯吴婶,我跟芽儿的命都是你们救的,我们还要感谢你们收留我们兄妹二人。给钱就见外了,况且这本就是你们自己所得。”

“可是,汉哥儿,主意是你出的。”吴婶急道。

杨汉笑着摇头,岔开话题道:“这个臭豆腐的生意可以长期做,如果供应充足,每日一贯钱还是能卖到的。”

“一贯钱?”几人吃惊,果然被这个数字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。

一日一贯钱,那一个月岂不是30贯?这比他们半年赚的还多了。

杨汉摇头,县城较之乡下,本就富裕。一日一贯钱怎么能算多。算起来一个人花五文钱就能吃十块,也不过一百多人而已。

而五文钱连一餐饭钱都不够。

“赚再多也是汉哥儿的。”吴伯面色郑重,沉声说道。

杨汉苦笑,他是真不在乎这点钱。但也知道这对朴实的一家人来说却是个涉及他们为人与声誉的大事。

他们一家今日要是将钱据为己有,日后消息传出去,就可能变成眛了良心。

有时候小门小户的人家,反而更看重清白与家声,对贫穷的家庭来说,这是他们唯一倚之自豪的东西了。

后世改革开放十多年后,很多农村家庭吃饱了肚子,可却缺现钱缺的厉害,想干点什么都要拉粮食去卖。就算这样,也有很多不愿做小生意或者出外打工的。这可能有特定历史环境的原因,但也能看出是农民对自己身份的坚持。

有时候小人物也有大坚持,有自己为人的底线,这跟金钱多寡地位高低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
不说明白是不行了,杨汉只能说道:“吴伯,救命之恩是无价的。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攒够大郎哥的彩礼钱,不能耽误了大郎哥婚事。还有,赚钱的主意我有很多,你们可能也发现了,我跟芽儿以前不缺钱。但我们没有家人了,如果你们觉得过意不去,就多收留我们一段时间,这样可好?”

说到自己的婚事,大郎涨红了脸,有点不好意思。

这更是吴婶的心头病,一时也犹豫了,她看向吴伯。吴伯想起当初杨汉与芽儿身上穿的裘衣与丝绸,知道杨汉说的是实话,一月三十贯对他们家是巨款,但人家可能真看不上这点钱。

他叹口气,说道:“就依汉哥儿吧。”

虽然下了决定,但能看出他心情的不平静。

吴婶眼睛红了,有点哽咽道:“看汉哥儿说的什么话,你跟芽儿要是不嫌弃我们,就把这里当家。想住多久就住多久,可千万别说收留,婶子听着难受。”

大郎也猛点头,面容憨厚却坚定。

杨汉握着芽儿的手,笑着点头。

夜深了,杨汉与芽儿回房间入睡了。

院中,吴伯吴婶与大郎却在加紧制作臭豆腐,家里虽然有一缸,但按汉哥儿的说法,一天就卖光了。他们要多预备一些。

一晃一个月过去了,小溪里没什么变化,却又变化很大。

村里这些时日热闹了许多,议论的热点却是以往被大家忽略的吴大郎家。也不知怎么的,吴大郎家突然就赚了钱。

据他家邻居说,他们家现在顿顿有鱼.肉,那香味能飘一里地。

这还了得,吴大郎家谁不知道,往日谁家不比他家日子好。他家的二郎游手好闲,城里赌坊的人哪次不是隔几个月就去他家催债。

前些年凭借做的一手好豆腐,家境还算可以,可是如今家都被掏空了。

他家的大郎都二十了,还没成亲,谁家的小娘子也不愿意嫁过去受苦啊。

可是,据有亲戚在邻里的人说,吴大郎已经定亲了,是邻里一家娇媚可人的小娘子。彩礼足足二十贯,年底就将成亲。

一开始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不明白吴大郎家怎么突然就有钱了。可是谜底就在几日前揭开了,有人在城中看到吴大郎卖“臭豆腐”,一日就卖不少钱。

吴大郎家不卖白豆腐了,反而卖起了“臭豆腐”,这可是奇景了。但更多人关注的是“臭豆腐”是何物?为何会一日赚那么多钱?

又是如何制作的?吴大郎家吃肉,他们这些同里的人能不能也跟着喝些汤?

以往平静的小溪里,因为吴大郎家的转变,就像是个炸弹,将小溪里炸的沸腾起来了。

人心思变,亘古皆然。

渐渐的有很多邻居村民,登上了吴大郎家的家门。以往大家也上门买些豆腐,但今时不同往日,大家的心境竟然有点忐忑。

杨汉每日与芽儿坐在院中唯一的老槐树下,不是纳凉就是打盹,将一切都看在眼里。不管村民打的什么主意,都注定要失望了,大郎家的厨房有铁将军把门,钥匙就在整日修补个没完,毫不起眼的吴伯腰带上。

至于磨豆腐的草棚,免费参观,每日吴婶就在那里接待来“参观”“闲逛”的村民。至于大郎,跟以往一样闷不吭声的转圈磨豆腐,汗水一滴又一滴的流下。

村民们没有看到他们想看的,或者说没有发现大郎家跟以往有什么不同,纷纷失望的离去了。

但里中却传出了大郎家吃独食,不顾念乡民之情的声音,再谈起大郎一家,怨言不知不觉就多了起来。

杨汉相信吴伯吴婶肯定也听到了,他们脸上多了些愁容,被人孤立总是不好受的。尤其是那些恶言出自以往相熟的同里之人。

这点杨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,不患寡而患不均,永远都存在。嫉妒有时候能让淳朴的人也失去理智。

如何对待,或者说如何化解,这对杨汉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小事,但他不会出手。他要看看大郎一家如何选择。

既然下定决心要将芽儿托付给他们一家,总要看他们能不能庇护芽儿吧!

杨汉给大郎一家带来如今的小富,但也要看他们能不能守住。财帛从来动人心。他接下来会为芽儿留下更大的“财帛”,如果大郎一家连小富都守不住,杨汉给芽儿留下再多的东西,也是枉然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