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,同时也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,特别是空气动力学的知识,没有一定的造诣,连实验数据都看不懂。
刘放看了半个多小时后,不由停了下来,他喃喃道:“开学之后一定要去物理系多蹭蹭课,此外还要多看一些空气动力学相关的书籍,至于现在,只能先把大致的情况了解一下,具体的甄别工作只能等到以后慢慢来了。”
刘放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误判资料的类别,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引起军方的怀疑。
如果他立刻就联系徐青山,说自己要出售资料,别人会怎么想?你离开军队的科研所才多长时间啊,就鼓捣出新技术了?这也太扯了吧?
如果分析一下刘放最近一段时间的动向,结果就呼之欲出了,人家肯定会把这些资料跟他去苏联联系起来,到时候就不是那么好糊弄了。
接下来的时间,刘放只浏览文件夹当中的部分资料,并且都是粗略的看看,主要是为了搞清楚每个文件夹里存放的内容大概是些什么。
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正常,直到他看到第二十三个文件夹的时候,事情出现了变化。
这个文件夹的密码非常复杂,就算动用了破译机,也足足花了二十多分钟,才把密码破译出来,其他的文件夹做多也就是三四分钟,就能破译出来了。
这让刘放对里面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因为越是重要的资料,密码就会设置得越复杂,这属于人之常情。
当破译机把这个文件夹的密码破译出来后,刘放立马打开了这个文件夹,只是微微扫了一眼,他就呆住了:“之前看过的文档标题都是俄文写的,为什么这里面的文档标题全都是英文的呢?”
刘放对此深感疑惑,也极为意外,他沉吟了片刻,然后滑动鼠标,检查了一下这个文件夹的生成日期。
一般计算机都会自动记录文件的相关信息,比如说创建日期,或者修改日期。
刘放看了日期后,脸上的表情更加疑惑:“这个文件夹居然是去年十一月十号才创建的,那个时候的苏联已经风雨飘摇,算是名存实亡了,都这个时候了,为什么还有人把这些信息存储到这台超级计算机里面呢?”
苏联是十二月二十五号正式宣布解体的,也就是说这份文件存入这台计算机的时候,距离苏联解体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,当时整个苏联动荡不安,哪里还有人有心情工作?
反过来推想一下:既然有人在这种情况下把文件存入这台超级计算机,那就说明这份文件极其重要。
这从文件的密码难度也能侧面印证——苏联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破译机,破译自己设置的密码居然都花了二十多分钟,如果说这份文件不重要的话,打死刘放也不会相信。
怀着极度的好奇,刘放点开了这份文档,上面有个代号:YF-22,再看内容,全都是一些试验参数。
刘放不太清楚YF-22代表的是哪种机型,但他敢确定这份文件绝对不是苏联人的。他之前看过苏联人的许多实验数据,跟这份文件夹里的内容一比,差别还是很明显的。
既然不是苏联人的,那该会是谁的呢?